2024年7月5日,武汉学院威斯尼斯wns8888“三下乡”红韵实践队前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元帅广场,参观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。此次活动以“参观红色基地,做好红色传承”为主题,探寻秋收起义历史脉络,深入了解通城作为“第一枪”打响地的关键作用,现场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。

缅怀先辈:纪念馆前的罗荣桓元帅雕像
纪念馆前广场,罗荣桓元帅的纪念雕像巍然矗立。同学们驻足瞻仰,怀着崇敬之情聆听讲解员介绍,这段革命实践,是罗荣桓投身中国革命洪流、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光辉起点。

“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,至今仍激励着我们。”队长余高阳在雕像前感慨,“作为一名大学生,未来无论在哪,都要传承这份对事业的忠诚、对国家的负责。”绕至雕像一侧,毛泽东同志赠予罗荣桓的题词映入眼帘,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,大家交流探讨,从词句中探寻革命战友的烽火情谊与先辈智慧。

走进历史:老党员专访
实践队重点参观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,馆内丰富的历史照片、详实的文献资料和珍贵的革命文物,生动再现了1927年那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。

团队邀请了当地一位老党员王爷爷参与交流,老人感慨道:“那会儿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,现在咱们讲‘为人民服务’,不就是把这份初心传下来了嘛!”队员们每人随身携带小本子或手机备忘录,认真记下这些细节,无论是老党员的讲述,还是馆内的展品、烈士故事,都成为心中深刻的印记。

采访结束后,大家围坐听村民讲往事与家乡变迁,进一步了解历史和红色文化传承,随后分享“最震撼的时刻”,在倾听中深化对革命历史的理解。
收获与思考:铭记历史,砥砺前行

此次参观与采访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洗礼课。队员们提议将革命故事带回学校、社区,计划结合专业知识助力红色基地宣传。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既是历史见证,更是精神熔炉。红韵实践队将带着这份感悟,在“三下乡”行程中讲好红色故事,让秋收起义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,书写青年一代的红色传承答卷。
